歡迎訪問廣東柯力森樹脂有限公司官網!
中文  |  English

400-029-9126

服務熱線:
提高丙烯酸樹脂應用范圍的研究

作者:  日期:2016-4-14 10:58:42

摘要:丙烯酸樹脂綜合性能優異,應用領域廣范,但中高羥值的丙烯酸樹脂由于極性大,跟醚化度高的氨基樹脂、醇酸樹脂、TDI加成物固化劑混溶性較差,使丙烯酸樹脂的通用性受到了明顯的限制。本文通過聚酯與丙烯酸樹脂的共聚反應,有效的解決羥基丙烯酸樹脂與高、中、低醚化度氨基樹脂、醇酸樹脂、TDI加成物固化劑的混溶性問題,拓寬了丙烯酸樹脂的應用范圍。

關鍵詞:丙烯酸樹脂,高、中、低醚化度的氨基樹脂;醇酸樹脂,聚酯,TDI加成物固化劑,混溶性

0 引言

溶劑型丙烯酸樹脂由于Tg值、羥值、酸值都可以調整,硬度、柔韌性、光澤等指標亦可調節,這給樹脂的應用提供了較大的方便,拓寬了該樹脂的應用領域,滿足了人們多種多樣和不斷提高的需求,所以,丙烯酸樹脂在國內還不過三十年的歷史,在油漆應用領域卻發展到僅次于醇酸樹脂第二大用量樹脂體系,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,但對丙烯酸樹脂的發展和應用都未造成明顯的沖擊,目前,該樹脂還無替代品,丙烯酸樹脂仍然是國內樹脂領域研發的重點。

1 實驗部分

1.1原材料和助劑

新戊二醇:工業級、三羥甲基丙烷:工業級、己二酸:工業級、間苯二甲酸:工業級、鄰苯二甲酸酐:工業級、1010抗氧劑(汽巴)、順丁烯二酸酐:工業級、二甲苯:工業級、丁醇:工業級、丙烯酸丁酯:工業級、甲基丙烯酸甲酯:工業級、苯乙烯:工業級、甲基丙烯酸:工業級、丙烯酸羥乙酯:工業級、醋酸丁酯:工業級、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:工業級、氮氣(N2),KoH標液、酸堿指示劑。

1.2 主要儀器和設備 YH電加熱器、JJ-1増力電動攪拌器、電子臺稱(0-2000g)、GZX-9070MBE數顯鼓風干燥箱、SYD-6536石油產品蒸餾實驗器、電子天平(0.0001)、NDJ-4旋轉式粘度計、重力式噴槍、Wgg60-E4光澤計、漆膜劃格器。

1.3 實驗方法

1.3.1 聚酯的合成

將18-20份新戊二醇,10-13份三羥甲基丙烷,5-7份己二酸,12-16份間苯二甲酸,10-14份鄰苯二甲酸酐,2-3份二甲苯,0.1-0.3份1010抗氧劑投人反應釜中,通N2升溫至150℃,保溫1小時后,以每小時升溫20℃速度升溫至220℃,保溫酯化反應酸值至10-12mgKoH/g后,降溫至145℃左右,加0.4-1.2份順丁烯二酸酐,在145℃左右保溫1小時,然后以每小時升溫20℃的速度升溫至180℃,保溫酯化反應至酸值于14-16mgKoH/g,降溫至120℃左右,加40份左右二甲苯混合溶劑兌稀,過濾,備用。

1.3.2 聚酯改性羥基丙烯酸樹脂的合成

將10-15份二甲苯,10-15份丁醇,20-30份不飽和聚酯投入反應釜中,升溫回流20min,將10-14份苯乙烯,13-15份丙烯酸乙酯,5-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,6-10份丙烯酸羥丙酯,0.4-0.8份丙烯酸,0.3-0.5份叔戊酯,0.3-0.5份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投入高位槽攪拌15min,通N2,勻速滴加用3小時,滴加完畢后用2份左右的二甲苯沖洗高位槽,然后在120-130℃保溫反應5小時,降溫至80℃,停N2,調整粘度,粘度合格后,過濾,包裝。

1.3.3 性能測試

(1)與氨基樹脂的混溶性實驗

醚化度是按氨基樹脂:200#溶劑油=1:X(體積比)出現渾濁15秒鐘不消失,所滴加200#的體積數。 混溶性是按改性丙烯酸樹脂:氨基樹脂=2:1比例配制,攪拌均勻,看混合液是否清澈透明,然后刮涂于透明玻璃板上,風干,看涂刮膜是否透明、光亮無乳光。漆膜光澤是按改性丙烯酸樹脂:氨基樹脂=2.5:1比例配制,噴涂于平整的鐵板上,先風干20min,再于鼔風干燥箱中于140℃×30min,用Wgg60-E4光澤計測試光澤值。 (2) 與固化劑的混溶性實驗

混溶性是按改性丙烯酸樹脂:固化劑=2:1(W/W)比例配制,攪拌均勻,看混合液是否清澈透明,然后刮涂于透明玻璃板上,風干,看涂刮膜是否透明、光亮無乳光。涂膜光澤是按改性丙烯酸樹脂:固化劑=5:1比例配制,噴涂于平整的鐵板上,自然風干24小時,Wgg60-E4光澤計測試光澤值。(3)與醇酸樹脂的混溶性實驗

混溶性按改性丙烯酸樹脂:醇酸樹脂=1:1(W/W)比例配制,攪拌均勻,看混合液是否清澈透明,然后刮涂于透明玻璃板上,風干,看涂刮膜是否透明、光亮無乳光。漆膜光澤是按改性丙烯酸樹脂:醇酸樹脂:氨基樹脂=1:1:1比例配制,噴涂于平整的鐵板上,先風干20min,再于鼔風干燥箱中于140℃×30min,用Wgg60-E4光澤計測試光澤值。

2 結果與討論

2.1 聚酯樹脂中順丁烯二酸酐的用量對改性丙烯酸樹脂的影響

以上四個聚酯樣的顏色、粘度、固含、酸值都能作到同一標準范圍內,但在丙烯酸樹脂中相同聚酯含量的性能明顯不同,用聚酯1和聚酯2改性的丙烯酸樹脂與TDI加成物和醇酸樹脂的混溶性較差,而用聚酯3和聚酯4改性的丙烯酸樹脂與TDI加成物和醇酸樹脂的混溶性確較好,從聚酯樹脂的配方分析,聚酯1和聚酯2的分子結構上的可供引發共聚的雙鍵不足,導致聚酯樹脂與丙烯酸樹脂發生共聚的幾率少,此樹脂仍由聚酯樹脂與較多未改性的丙烯酸樹脂組成,所以,與TDI加成物和醇酸樹脂的混溶性仍較差。聚酯3和聚酯4的分子結構上可供引發共聚的雙鍵較聚酯1和聚酯2明顯要多,聚酯樹脂與丙烯酸樹脂發生共聚改性的幾率大,改性后的丙烯酸樹脂與TDI加成物和醇酸樹脂的混溶性較佳,丙烯酸樹脂的應用范圍明顯變得更加廣闊。但相同配方、相同工藝、相同的轉化率時,聚酯4改性的丙烯酸樹脂粘度明顯高于前三個試樣,說明聚酯4的分子結構上雙鍵已開始過量,不適于作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樹脂,聚酯3是比較理想的改性聚酯配方,我們最終選擇了聚酯3作為丙烯酸樹脂的共聚半成品,達到了比較理想的綜合性能。

3 結語

以帶適量不飽和鍵聚酯為半成品,通過與丙烯酸單體引發共聚,可以明顯改善丙烯酸樹脂與醇酸樹脂、高、中、低醚化度氨基樹脂和TDI加成物的混溶性,拓寬了丙烯酸樹脂的應用范圍。

關鍵字:耐火材料 澆注料 加熱爐 防腐涂料
廣東柯力森樹脂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;粵ICP備16044780號技術支持:佛山網站建設